深川冨士見的歷史

Home深川冨士見的歷史

江戶末期創業的船屋

第五代店主石嶋一男指著店裡的繪畫說:「這是我們家的寶貝」。「附近的人特別帶來送給我們說:『這上面畫著冨士見哦』。原畫保存在深川圖書館」。該繪畫的標題是『冨士見橋之景』。從冨士見橋上可看到優美的富士山,橋下碼頭還並列著搖櫓船。一旁畫的是「濱屋」、「冨士見」二家船屋。這是大正末期由名為稻垣留吉的人所刻的版畫。

畫作的解說上這麼寫著。「架設在入舟町與平久町之間的平野橋,在1874年六月之前被稱為富士見橋,正如其名,越過須崎之原,遠處可以看到富岳的英姿,橋的西端有濱屋和富士見兩家船屋,春天可以觀落潮,夏天可以乘涼,秋天可以賞月,我們的船可以供洲崎近海捕魚愛好者住宿之用,也負責釣具的保管和出租。相鄰的兩層建築是名為料亭大和屋的高級日式餐館,地主從當時到現在一直都是樫木屋左兵衛。」

冨士見創業於江戶末期。算起來約有150年的歷史。「店址原本位於富岡二丁目,這幅畫描述著當時的樣子。隨著填海工程的進展,後來搬到了現在的位置」。乘船釣鰕虎魚以前曾是有錢人專屬的娛樂。然而,隨著時代的潮流,現在成了大眾化的消遣。

以前大家還會用A字梯在海邊淺水處釣魚。老闆娘夏江這麼說道。現在已經沒有人用A字梯釣魚了,但還是保留著其他傳統活動。
像是由船夫搖櫓駕船讓遊客釣鰕虎魚。也就是所謂的「搖櫓船」。
「以前是從碼頭開始搖櫓到指定的釣點,現在則是直接發動引擎到釣點再關掉引擎。然後從那裡慢慢搖櫓讓遊客享受釣鰕虎魚的樂趣」,夏江繼續說道。光憑想像就能感受到滿滿的下町情懷。現在11月和12月仍可乘坐「搖櫓船」。其實搖櫓船的愛好者很多,但是現在提供這項服務的就剩下我們一家。
此外,搖櫓要靠技巧,只有老手才能負責搖櫓。搖櫓用的日本和船現有六艘。由於現在技術好的船工愈來愈少,光是船的維護就很辛苦。

連這種原本常見的鰕虎魚也隨著填海造地而銳減。自從江東區東雲號稱16萬坪的貯木場實施填海工程後,鰕虎魚連產卵和棲息場所都受到威脅,數量持續減少。「我再也釣不到鰕虎魚了」,第五代店主落寞地說道。他雖然調侃般地這麼說,但感覺有氣無力,看起來有些悲傷。

第四代那時以釣魚船為主,遊客也很多,經常能釣到魚。然而,近年來由於建立現代日本基礎時產生了負資產,即污染等公害導致形象惡化,以及人們愛好日益多樣化等原因,遊客人數不斷減少。魚的數量也在減少。這是因為雖然水質得到了大幅改善,但接二連三進行填海工程,魚類產卵場等棲息的地方已經消失了。如果不找出人類和魚類共生的方法,我想結果就是人類自掘墳墓。
以前有一段時期還能採收海帶和捕捉鰻魚。「以前這一帶也能捉到鰻魚,我讀國中時,有時一個晚上就能賺到相當於成人兩年的收入。因為要一直幹到凌晨,我記得父親還因為擔心把我罵了一頓」,第五代店主感懷似地提起了往事。

冨士見的屋形船於1985年左右開始由第五代店主開始經營。當時屋形船處於起步階段,同業的船屋很少,使用的屋形船大多改造自30人就坐滿的釣魚船。現在,加上最多可容納120人的最新型屋形船「北齋」,屋形船共有八艘。在東京的同業裡,我們船的數量最多。還有,連釣魚船也一起經營的船屋不多吧。

我的祖先原本是在江戶城奉公的武士,後來開始經營船屋,可能因為光憑武士刀難以度日吧。但就因為是武士。不適合做生意。剛開始由女主人主導經營。和現在一樣,老闆娘總是比較強勢。第五代店主開玩笑地說著。「因為當時我還沒出生。那麼久以前的事誰會知道」,第六代店主石嶋廣士一邊笑著說道。即使是現在,無疑地這麼有人情味的船屋在下町也很少見。